留学4年总结:在德国养成的5个省钱习惯

在德国留学的四年,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段旅程。
从最初的紧张和陌生,到逐渐适应环境、找到节奏,我慢慢养成了一些独特的省钱习惯

很多留学生初到海外,都会遇到经济压力:学费高昂、生活成本不低,再加上突发状况时常出现,手里如果没有留存一部分资金,很容易陷入焦虑。

但我想说的是,留学并不等于奢侈。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些规划和方法,不仅能省下钱,还能让自己过得更安心。今天,就分享一下我在德国留学四年养成的5个省钱习惯,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。


1. 建立两个银行账户,给自己设定“月薪”

刚到德国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失控消费:买生活用品、出去聚餐、买书和课程资料……花钱快得根本没感觉。

后来我借鉴了当地朋友的方法:
👉 在银行开两个账户,一个是主账户用来存钱,一个是消费账户。每个月,我都会把固定额度(相当于给自己发工资)转到消费账户,只能用这笔钱来维持一个月的日常花销。

这样一来,我会更有金钱意识。哪怕只是去超市买一瓶水,我都会算一算“今天的预算”。这看似小事,但四年下来,我省下的金额已经相当可观。


2. 自己动手做美甲,省钱又解压

德国的美甲、美容价格不算便宜,一次动辄几十欧。如果经常去,留学生的预算很容易被拖垮。

于是我买了一套美甲工具(其实在淘宝、eBay都能找到),一套价格不过几十块到上百块不等。自己在宿舍DIY,不仅省下不少钱,还能根据心情做出不同风格。

久而久之,美甲变成了我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。很多留学生都知道,在异国他乡,找到一些既能节省开支、又能让自己放松的小爱好,真的很重要。


3. 提前规划机票,省下1-2千不是梦

机票几乎是留学生的“大额支出”。尤其是节假日回国,如果临时买票,价格可能翻倍。

我的经验是:提前2-3个月规划。比如圣诞节或者暑假回国,我会在开学时就关注机票。这样操作下来,往往能比同学们节省1-2k人民币。

这笔钱看似不多,但对留学生而言,足够补贴好几周的伙食费。


4. 医疗与保险,一定要提前准备

这是我最想提醒新来的朋友的一点:在德国,没有保险或备用资金,看病真的非常贵!

有一次我因为发烧挂急诊,光是检查和药费就花了好几百欧,真的是“肉疼”。从那以后,我特别注重医疗方面的兜底。

这里必须推荐一个对留学生很实用的选择——Oversealoan 留学生贷款平台
👉 如果你遇到突发疾病、医疗费压力大,或者短期内需要应急资金,Oversealoan 能帮你快速周转,不会因为一场病而打乱整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。

很多留学生觉得贷款是负担,但实际上,合理使用贷款是一种资金管理工具。它能在最困难的时候,给你一份安心的保障,让你不会孤立无援。


5. 吃饭不能省,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

虽然这是一篇省钱经验总结,但在饮食方面,我真的不建议大家省钱。

德国的饮食结构和国内不同,蔬菜种类少,肉类为主。如果盲目节省开支而营养不良,身体一旦垮了,带来的隐性支出会更大:看病、耽误上课、影响心情和效率……

我的建议是:省别的都行,吃饭别省
与其为了几欧元牺牲营养,不如少点外食,自己去超市买菜做饭。这样不仅营养均衡,成本也比天天外食更低。


写在最后

在德国的四年,我从一个“花钱大手大脚”的人,变成了一个会做预算、会提前规划的留学生。

回头看,这些省钱习惯不仅让我在经济上更轻松,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对自己的生活负责。

当然,留学的支出有时候是无法避免的,比如突发的医疗问题、学业上的额外开销。这个时候,像 Oversealoan 这样的留学生贷款平台,就是最实用的兜底方案。

留学路上,钱并不是全部,但有了合理的资金规划和保障,生活会更安心。
希望我的这份“四年省钱总结”,能给你一些实用参考。

滚动至顶部